政策解读丨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支持民办园发展势在必行

2019年03月13日 6440

“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

2019年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这样表示。

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想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在学前教育领域,多渠道扩大供给将是大势所趋,虽然普惠性学前资源的增长是重中之重,但符合要求的民办幼儿园也应与公办幼儿园一样,获得政府支持。

这对于民办幼儿园的投资者跟办学者来说,无疑是一颗强力定心丸。

2018年11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到2020年,学前教育的毛入园率将达到85%,普惠园率要达到80%,这是目前我国确定的发展学前教育的阶段性目标。

而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中,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应办为公办园或普惠园的规定,再次凸显了国家大力推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发展的决心。

为实现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以及相关方都做了大量的努力,教育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6.67万所,比上年增长4.6%。其中,普惠性幼儿园18.29万所,比上年增长11.14%,普惠性幼儿园占全国幼儿园的比重为68.57%,普惠性幼儿园的增长数量在甚至达到了两位数。

但是在数据的增长之下,仍然存在着一些因为过于追求数字而引发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为尽快实现普惠性幼儿园的占比,一些地方开始进行民办幼儿园关停和转设工作。

比如某副省级城市为了完成新型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达到80%以上的目标,将340多所社会组织或个人承办的政府产权幼儿园全部收回,转为新型公办园。最近陆续又有一些地区采取类似举措,以提高普惠园比例,因为产权等问题引发了大量争议并迅速成为舆论热点,在一些媒体的误读跟误导下,对整个幼教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不止是公办园,民办幼儿园也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加快建设公办园,增加公办园供给,加大对民办园的扶持力度,将大部分民办园建设为民办普惠园本该成为正确的道路。

但是,强制要求民办园转为普惠园甚至强制收回的做法,既不尊重民办幼儿园举办者的合法权利,违背契约精神和公平原则,也很可能会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社会力量进入民办学前教育领域的积极性受影响,而影响到学前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引发更多社会问题。

在目前民办园仍然占据相当重要位置的情况下,妥善处理好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关系对于早日实现学前教育资源的普及有着重要意义。而为了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原则,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有必要积极鼓励发展民办幼儿园,因为这不仅可以丰富学前教育资源,还能满足不同家庭的差异化选择。

发展普惠学前教育,并不是都要举办公办园,而是公办、民办保持合理比例,这在近期的幼教新政中都有提及。而在两会中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说得也很明白:

“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

治理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严格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由行政力量强推。为此,要对各地已经出现的一刀切将民办幼儿园收归公办的治理方式,及时纠偏。

京华合木相信,普惠性学前资源的发展正在迈入一个新阶段,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都将为此贡献出各自的力量。


立即分享: 微信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参与讨论

总共0条评论

验证: 发布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