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培(DAP)教育:不要轻易地断定孩子在“说谎”

2017年02月28日 5230

有一天在放学的时间,有位小班的家长怒气冲冲地找到京华合木幼儿园的老师,质疑为什么每天只给孩子吃面条。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京华合木的老师感到非常的不解,因为每周的食谱都会公示在微信平台上,而且花样丰富品种繁多,从来没有出现过只吃面条的情况,更不会有每天都吃面条的事。在仔细地询问过那个小班小朋友后,老师才了解到原来是这个小朋友在单纯的以为幼儿园每天都在吃面条,而且在亲自去厨房确认过后,家长也知道了是孩子的误解,并非是京华合木每天只给孩子做面条。了解到实情后,这位家长却责备这个小朋友到:“你怎么能骗人呢!”

 

31.JPG

 

但是其实,根据德培(DAP)教育理论,我们不能轻易地责备孩子说谎、骗人,因为其实在孩子的世界,他们只是在单纯地认为事实就是那样,并不存在“说谎”这个概念。尤其是在学龄前大脑认知还极度不完善的时期,很多孩子甚至还无法完美地达到“所见即所说”这种标准,孩子看到的,孩子想说的,和孩子说出来的这三种事物无法完美地划等号,孩子并非有意地曲解事实,所以“说谎”这个批判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定论。

 

而且,让孩子不要“说谎”,其实要从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入手。根据美国多年的儿童法庭证词研究表明,以下几种情况都会误导儿童的言论:调查者偏见(interviewer bias)、成见(stereotypes)、特定问题(specific questions)、重复的问题和调查(repeat questions and interviews)、使用象征性工具(use of symbolic tools

 

由此可见,想要避免孩子的认知偏差,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做到不要在提问前就自己先存有偏见和误解,不要重复地问同样的问题,更不能用封闭式问题来封锁孩子的想法、固化孩子的思维。比如在上面那个例子中,那个家长很有可能在家提问过孩子 “你今天在幼儿园吃的什么?”看孩子一时无法说出具体吃了什么后,就通过提供选项的方式让孩子做出回答“馒头、米饭还是面条?”然后孩子刚开始可能会如实地回答今天吃了什么,但是发现回答后家长依旧不停地在重复同样的问题,认定自己的答案无法满足家长的要求,就选择了一个回答后家长会高兴的答案:面条。那么为什么面条会是“正确的回答”呢?那可能就要问家长在提问前就是否带着偏见和误解来提问的了。

 

8.jpg

 

在德培(DAP)教育的课堂中,封闭式提问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大忌。德培(DAP)教育明确要求老师不能用A还是B这种选项式,或是反问句这些提问形式来缩小孩子的答案区间,从而固化孩子的思维。正确的提问形式应是“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这种开放式问题,鼓励孩子畅所欲言不受到任何限制,而且不论孩子说什么,只要是不在违反社会大规则的前提下都不能予以打压和抨击。而且严禁老师带有任何主观意志、情绪进入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应始终保持客观性。

 

所以在面对孩子的“说谎”时,家长和老师第一时间应该做的不是责备孩子,而应该首先检讨自身,检讨自己的语言是否客观公正是开放性的,然后再判断孩子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由于学龄前儿童的能力有限,很多时候无意的误解都不能轻易地被扣上“说谎”这个大帽子,否则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立即分享: 微信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参与讨论

总共0条评论

验证: 发布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