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要坚守“儿童性”

2018年01月23日 13387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启蒙教育开始贯穿于各领域,从幼儿园开始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该文件的颁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步。但幼儿不同于中小学生、大学生,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坚持儿童中心的基本立场。

“儿童性”的核心是要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放在首位。学龄前幼儿主要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文字符号的学习不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相较于传统的《三字经》《千字文》等抽象文本型学习内容,民间故事、寓言童话等具有图像性和想象空间的内容更适于幼儿感受传统文化。幼儿的学习方式是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通过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游戏、曲艺、体育、礼仪,甚至服装、建筑、饮食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幼儿可以进入文化情境中,多感官地与传统文化相互作用,这有利于幼儿获得整体的经验,从而成为一个有完整“文化”的人,同时这也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儿童性”要求重视情感在幼儿学习中的强大动力作用。文化的内化需要认知、情感、行为的协调一致,但在幼儿阶段,传统文化的知识与技能学习绝不是主流,如何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情感才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积极的情感常由兴趣引发,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正是在于培养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对幼儿进行文化启蒙。所以选择那些与幼儿兴趣相切合、与幼儿心灵相契合、与幼儿生活相联系的文化内容,通过生活、游戏、艺术、梦想的形式进入幼儿的生命,才是符合幼儿学习规律,符合现代幼儿教育精神的。

“儿童性”还需要我们站在儿童的立场去审视他们的需要。让幼儿学习传统文化既不是为了未来做准备,也不是为了让幼儿成为成人眼中更好的小大人,而是让他们充实当下的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历程中,除了为人们熟知的儒释道外还有诸子百家学说,在如此多的教育内容中,我们要选择那些能够满足幼儿精神需要、对幼儿真正有利的。比如在传统经典《弟子规》中,刻板、教条、服从的内容不少,童真或童趣的内容却鲜有反映。幼儿本身缺乏相应辨别能力,成人需以童眼童心为幼儿筑起文化输入的“防火墙”。

幼儿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按照幼儿教育使命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心筛选和组织。陈鹤琴在他的“活教育”理论中就曾提出,我们要培养一个人、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现代中国人。中华文化的传承可以使一个人成为一个中国人,而富有“时代性”的文化传承则能进一步将一个中国人发展为现代中国人,正所谓“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中国教育报》2018年01月21日第3版 版名:学前周刊·管理


立即分享: 微信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参与讨论

总共0条评论

验证: 发布

全部评论